但從一開始在校園推 Maker,
(ok,無論是創客、自造者,anyway,這裡指的是同一件事)
就一直在思考與尋找 Maker@EDU 的定位
他是有其存在必要的? 還是指是被絢爛科技過度包裝的產品? 還是假議題?
甚至淪為軍備競賽?
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辨問題,
咳咳,各位看官,請先思考如下問題,好嗎?
我們能很篤定很篤定很篤定的回答以下問題?
- Maker 就是生活科技課或者是工藝課,別。再。亂。搞。惹。
- 把技職教育搞好就是Maker。
- 把美術、電腦課以及生活科技課確實上好上滿就好,實在毋須刻意再去搞Maker。
- 木工、金工、陶工是不是Maker?
- 玩樂高、玩套件,算不算是Maker?
- Maker 一定要有 3DP、Arduino、雷切?
- 107 科技課綱 == 落實自造者課程==落實自造者精神?
- 創客一定要跟創業、物聯網擺在一起。對了,還有 Big Data? AI?
- Maker 在教學現場一定要結合 STEAM 才行。
- 讓大家覺得 Maker 好玩,體驗比較重要。
- Maker 就是動手做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好,我想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,
無論是Maker界,或者是教育界,都會有不同的見地以及看法
但是Maker實在是一個很大的議題,個人以為不適合單純用二分法(非True即False)來探討
實在應該從更多面向和角度,來討論這個問題。
這篇文章是企圖讓大家有更多思考的面向,
(也就是要大家更混亂的意思XDDD)
在教育現場,能夠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選項產生
在搞清楚上述問題之前,我們來探究一下Maker 的本質?
為何Maker會這麼火紅?
但是我們究竟有多少教育人員,
真的有浸泡到 Maker 社群裡面,去參予他們的運作,玩一些 Project,
去理解他們的文化?還是只看到外在的表象、技術?
逛了幾場 Maker Faire 或者是參訪幾個空間,就以為自己理解Maker?
(個人以為 Maker 和 Hacker 都是一種文化和精神,技術只是其表象)
(但不是說技術不重要啦,ok?)
我們真的夠了解甚麼是 Maker?
還是你以為 你了解的 Maker 就是 Maker?
(一個瞎子摸象的概念XDDDDD)
啊啊啊小黑,你就很了解膩?
不是,就是因為我不夠了解,豪門深似海(咦?)
所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時時思考與反省,
所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時時思考與反省,
期望整個方向不要走偏。
事實上 Tinker 文化以及車庫文化一直就存在(國外),
我們的教育體系也持續在培養(雖然成效可能....)技術人才,
個人做個小歸納,
Maker 跟過去我們所認知的工藝或技術,究竟有啥不同之處?
- 數位機具進步與普及,大幅降低製造門檻。(這確實是優勢,連小學生皆可應易操作3DP or 寫程式控制電路,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,但這卻也成為一個表象,過度強調技術面,掩蓋許多Maker的隱含價值)
- 創新的氛圍,鼓勵人人進行創新。
- 創客空間興起機具共享以及社群群聚。
- 活耀的社群,成員間交流成為可能。
- 開源的風氣,提供快速複製與創新的可能性。
- 跨域整合 ,Maker 製作時必須整合多樣技術與新概念(這裡的新概念是未必是指新技術,而是自學,因為需求而產生自學的動機與動力)。
個人以為,其中的關鍵,
在於多元、實現各種可能、以及社群。
在於多元、實現各種可能、以及社群。
我常哈拉說,
沒有社群、沒有 Project的空間,是沒有靈魂的
如果我們能夠釐清上面這些,
或許在教育現場 Maker 能做些甚麼,
能更了然於心。
如果我們能夠釐清上面這些,
或許在教育現場 Maker 能做些甚麼,
能更了然於心。
(大家不要急著想要知道答案,思考一下嘛)
(待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)
(待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