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次有趣的教學活動+體驗,
起因是已經 run了兩年的跨校 Maker 策略聯盟,
今年交流方式略有改變,有國際學生的加入,
這次由中和高中邀請,課程分別於中和高中、中正國中與敝校進行,
好了,一直在思考這次的課程規劃,是要做單純的體驗課程?很技術性的課程?
要做很威的機器人?概念性講述的課程?
能不能不要只是單純體驗式課程或技術性課程?
還是能有突性的嘗試?
能不能加入共作、設計、構思、討論的元素加進去?
(對,沒錯,是小學生跟外國人XD)
參加人員? 起點行為與技能?
以上種種均會影響課程內容與材料規劃。
在行前課程會議中得知,來敝校之前,在中正國中會進行一天的木工課程,
於是突發奇想:何不讓學校國際教育社團、創客社團的孩子們加入,一同共作?
而且孩子們各自有其擅長的領域和能力,最後課堂會呈現甚麼樣的風景呢?甚至有可能提供前一天木工課程的延續?
還有授課老師們都要用英文上課XDDDDD(大家一起抖~~)
我很期待。
學生能力分析
|
英文能力 |
創客技能 |
澳洲昆士蘭高中生 |
****** |
* |
積小國際社團學生 |
**** |
* |
積小創客社團學生 |
** |
**** |
昆士蘭高中生:英文當然沒問題,但是較無Maker經驗,僅有中正國中一天木工課程經驗。
積小國際社團學生:英文能力普遍不錯,Maker 相關經驗為學校電腦課學習Scratch。
積小創客社團學生:英文能力較弱,與外國人溝通會有困難,Maker能力較強。
將學生分成三人一組,澳洲生1+創客社團學生1+國際社團學生1,
因為各種學生有其強項和弱項,在這個課程歷程中各有互補,各自會有其收穫。
課程最後規劃如下:
Session1
請 Fablab Taipei 創辦人洪堯泰談 Fablab 與 Maker 運動,一直還是覺得概念性課程還其必要性。
Session 2
請許宏義老師帶領進行數位自造課程體驗:台灣鑰匙圈之製作課程。(參訪的外國訪客最愛XD)。
這部分由國際教育社團的孩子陪著高中生進行製作,算是老師的小助手,也是開始培養團體小組默契的開始。
Session 3
接著,因考慮能快速上手,又受限於時間,還要能共作和討論,最後做出一個 Final project,因此採用 Micro:bit 來進行教學,也是 Hackthon 的素材之一。
這邊則是由創客社團學生帶著同組兩位夥伴一起做,擔任小助教的角色。
Session 4
最後類似 Hackthon 形式,讓大小朋友討論、設計、思考,在有限的時間內來完成最後的電流急急棒專案。材料、工具不限,但是老師這邊完全不提供步驟、程式碼和組裝過程,由小組自行討論、設計、編程和製作。所以基本上大家是在自造中心和電腦教室兩邊跑來跑去。除了面紙盒版本之外,也有木製版本的出現(港動,因為前一天有木工體驗課程啊)
最有趣的就是看著他們彼此溝通、畫設計圖(微笑是最好的語言XDD)
我們還是準備了幾台 iPad 裝好翻譯 APP,以備不時之需。
最後還是卡在時間,所以各組沒能有太多時間進行設計和討論,所以大家的急急棒的都長得很像。
但沒關係,但至少是一個初步嘗試的開始,
若是以跨校一系列課程規劃,以帶狀課程方式呈現,例如A校學A技能,B校學B技能,最後綜合各技能,用類似 Hackthon 的方式,有足夠的時間完成 Final project,會不會比單點課程或體驗式課程有趣呢?